地区
中公三支一扶
导航

位置: 三支一扶 >备考技巧 > 公基 > 政治 >

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唯物论中关于意识的相关知识点

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 2016-09-21

二、意识的作用

马克思唯物史观在论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时,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决定着意识的产生、发展的历程和规律,也决定者意识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主要是通过指导人类的时间,对客观物质世界进行着有计划、有目的的改变和创造,这就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的原理。具体到考点上,意识能动性或主观能动性的含义是指意识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功能,意识可以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并形成观念,从而指导实践,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意识能动性的表现主要表现在意识具有一下几方面特点,目的性、计划性;高度创造性;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与调节,及人的意志力;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即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反作用。这几个方面都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意识能动性不仅在于通过实践形成正确思想理论,更重要的是以思想、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打下人类“意志的印记”。首先是指在意识中形成新的观念世界,然后通过实践,把观念世界变为现实世界即改造过的属于人的世界。这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观点,强调了意识创造性、能动性的观点,而不是唯心主义观点。

三、意识的特点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条件和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给意识概括的定义和特征,表明了意识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首先,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虽然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但人脑不是意识的源泉,但意识并不是发源于人脑的,人脑知识产生意识的中介,意识的源泉是客观世界,是人脑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主观活动表现出来的。而且,在内容上,意识不论是正确还是错误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具有正确和错误的分别,但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正确的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世界歪曲的反映,人脑不能自己产生意识,任何意识都有其客观的物质基础。所以,可以总结为,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快捷入口

相关推荐